财经记者转型短剧投资人 看好企业定制短剧

发布时间:2025-07-26 17:13 阅读次数:

  “自从在2025年投资了第一部100集的短剧《有我,不该红颜真命薄》后,就一发不可收拾。后续接连投资和参与制作了二十多部短剧。我本人也是几部短剧的合作编剧和导演。”面对记者的采访,陈浩初如实说道。

  从媒体行业转型到短剧领域,这中间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。陈浩初坦言,当初从媒体行业出来,自己创业了两三年,2018年短视频兴起后,就开始从事短视频工作了。

  陈浩初,原名汪功文,财经记者出身,先后在《机构投资》、《财富管理》、《和讯财经网》担任过资深财经记者、高级记者、责任编辑、特刊主编;有媒体和金融行业的双重背景。2025年进入短剧领域,作为出品人、编剧、导演、执行导演、制片人、演员等身份参与到短剧创造和拍摄当中,截至2026年7月,参与的短剧作品共有21部,其中爆款三部。

  外界观众对短剧的评价,总体上贬低居多。“确实有很多的短剧作品是粗制滥造,但是好的短剧作品也很多,从剧情、化妆、服装、道具等故事和画面感很好看的短剧作品也很多。”

  目前很多有过电影和电视剧表演经验的演员也进入到了短剧领域,有部分演员的收入比参演影视剧时还高。同时,很多短剧演员都是素人,如果没有短剧,相当多的素人都很难有实现演员梦的机会。很多素人演员经过多部短剧的磨练后,演技有了明显的进步。

  关于短剧的未来,陈浩初认为,短剧还能再火两三年。企业定制微短剧会是短剧市场的一个重要方向。

  企业做一部十来分钟的宣传片,目前费用大概在20-30万左右,制作一部短剧的费用也是在20-30万。如果是企业定制短剧,将企业的服务和产品植入到短剧的剧情里,故事讲好了,不仅可以宣传企业,还能产生收益,一举两得。“宣传片被先天的贴上了广告的标签,很少能有人完整地看完一部企业的宣传片,宣传片的播放量很低,其广告宣传作用很小。而定制短剧,因为有故事情节,可以吸引观众看下去,企业的服务和产品,就能不知不觉地植入到了观众心中。”陈浩初对自己的观点充满了自信。

  陈浩初在2025年底接拍了一家上海大型国有企业的定制微短剧。“这家企业对剧本要求非常严格,经过了十几次的修改才最终定稿。成片后在企业的公众号和平台账号上投放,效果还不错,目前这家企业正考虑做一部总时长更长的短剧。”

  除了出品人、编剧、导演的工作之外,陈浩初还担任着发行的工作,负责发行了自己团队制作的好几部短剧作品,都有拿到保底的额度。

  “我投资的第一部短剧开始,就是我自己找各地的分销商合作,《有我,不该红颜真命薄》在国内全网投放,海外平台油管网、Facebook、TikTok上有投放。后续投资的短剧也都在国内海外各平台上线。”

  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,并不代表齐鲁在线网观点,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,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

  下一条:匠心铸魂智领未来:青岛工匠日见证海尔行业标杆新高度

  次元漫游,沉浸娱乐——Sony Expo 2025于 Bilibili World举办

  ANIPLEX参展BilibiliWorld 2025,《命运-冠位指定》特别联动同步开启

  周深「深深的」巡回演唱会青岛站落幕 结合在地文化打造“城市级文化事件”

  注意:遵守《互联网资讯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,广告性质的评论会被删除,相关违规ID会被永久封杀。

  更多

  更多

  访淄博中威中医院“血栓微针定位清除”发明人之张炳兴教授:血栓微针定位清除世界独家

  嘉宝南瓜小米营养米粉京东独家上线 熊梓淇虞祎杰黄金Couple C位出道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电话

AICoin官网

扫一扫,关注AICo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