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
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锚定山西转型发展大局,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产业升级、绿色转型、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,为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。
在阳泉这片涌动创新活力的土地上,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阳泉阀门”)百年发展史,恰是山西制造业向“新”而行的缩影。
从1994年改制为国有控股股份公司至今,出口额占全年产值三分之一,企业每步跨越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。然而,当计划新建泵阀研发检验检测中心时,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难题。为此,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精准施策,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案,对企业16项专利进行价值评估。凭借这些无形资产,阳泉阀门顺利获得贷款,为项目落地与技术突破按下“加速键”。
据记者了解,近年来,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持续变“知产”为“资产”,2021年投放全省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,2022年推出全省首笔商标专用权,2024年创新发放全省首笔数据资产无质押增信贷款。
截至目前,该分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余额近9亿元,惠及企业近40家,让“科创基因”在金融赋能下持续迸发活力。
山西“兴于煤也困于煤”,资源型经济转型是时代命题。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,山西的绿色转型急需金融力量深度参与。
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是山西省最大发电企业,也是山西省最早开发风光发电的能源企业。这家企业的转型实践颇具代表性。近年来,该企业一方面持续推动传统煤电清洁高效转型升级,另一方面不断壮大发展风、光、水、燃气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体系。
面对企业对绿色金融产品多元化需求,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依托“中银绿色+”全球品牌优势,助力企业成功发行绿色债券。
“有资金支持,我们将进一步建设风力和光伏发电基地,对山西尽快完成低碳能源转型,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。”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说。
长期以来,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,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库,加大对“降碳”“减污”“扩绿”等相关行业和项目支持力度,推出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、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融资等特色绿色金融产品,有效解决节能环保、清洁能源等行业面临的投资周期长、抵押物不足等难题。截至目前,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绿色信贷规模超690亿元,发展速度持续保持市场领先。
山西山多地多、地貌多元、气候多样,这种独特资源禀赋决定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“特”和“优”。
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因地制宜,按照“一县一品”“一村一特色”原则,根据各县域农业特色和发展方向,为农户制定专属授信方案,芮城“花椒贷”、临猗“冬枣贷”、垣曲“烟叶贷”、万荣“水稻贷”、新绛“大棚贷”、永济“葡萄贷”、绛县“草莓贷”、稷山“板枣贷”等乡村振兴特色产业贷款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最快可实现当天申请当天放款,及时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。
依托惠如愿App,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还与当地县域,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客户搭建面对面沟通的平台,推动普惠金融信贷产品“跨越山河”,打通金融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实现农村特色产业与金融双向奔赴。截至目前,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累计推广惠如愿App近15000户,利用金融科技赋能,持续激发农业活力。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-20250455
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,风险自负。